“同事按粒分药”“邻里无接触分享试剂盒”

疫情下,南京“好邻居”“好同事”让人感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资料图片)

杜莹于洁尘李都

通讯员吴婷李莉

连日来,“阳”“居家”逐渐成了市民“朋友圈”的热词。药品、口罩、抗原试剂盒、体温计、消毒酒精……家里急需点什么,小区群里问一声,朋友圈中转一下,很快就有人回应,出手帮助。邻里之间、朋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互帮互助、送药调药成为南京冬日里的一股暖流,温暖着广大市民的心。

退烧药上演跨区“环游记”

“京东缺货,美团上也缺货,下单药品需要2天到4天才发货。”12月15日晚,在秦淮区某企业上班的市民王女士在搜索了各大平台后,很无奈地得出了一个结论:买不到退烧药了。

王女士的室友前几日突然出现发烧、浑身酸痛等症状,抗原自测结果显示是阳性,她作为“密接”目前还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但家里仅存的退烧药已经过期了,一时半会儿又买不到,焦虑瞬间席卷而来。于是,王女士在部门同事群里向大家求助:需要退烧药支援。

家住建邺区邺城路的陆女士在群里看到同事王女士的信息后,想到公司不少年轻同事家里没有常备退烧药品,她便决定分享自家的药品。16日一大早,陆女士带着家里仅有的两盒布洛芬来到公司,将其中一部分药品按粒送给了王女士等5名同事。“一共拿出了18粒,2名已经成家的同事各6粒,其余3名单身同事每人2粒,以备不时之需,有了退烧药大家心里就能踏实些。”陆女士说,“这些药品本就是朋友分享给我的,我再分享给其他同事,让爱心传递。”

清空自家药箱送给独居老人

“小帅哥,你给我家送的这些药一共多少钱,我转给你,真的是太谢谢你了!”“阿姨您客气了,钱的事情就不要提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17日上午,当记者联系上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新城社区居民杨阿姨时,她发来了这样一段微信对话截图,并一个劲儿夸赞小戴心肠好,“他把自家的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全都送给了我们家,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

杨阿姨口中的小戴名叫戴鹏,是一名90后社区网格员。最近一段时间,老年居民是社区重点关怀对象,戴鹏便逐户联系网格内60岁以上老人,询问身体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

“12月14日下午,杨阿姨给我发微信,让我帮忙打听一下哪里可以买到药。”戴鹏介绍,杨阿姨的儿子前些年去世,她的老伴孟师傅患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病,他平时就比较关注这一对老人。“杨阿姨告诉我,老伴身体不好,家里没有药,心里很不踏实。”

为了让老两口早点放心,戴鹏主动奔走各个药房,不仅清空了自家药箱,甚至还到父母家里找药,配齐了连花清瘟胶囊、999感冒灵、止咳糖浆等各类药品。12月16日下午,当戴鹏把8盒药品送到老人家中时,平时不善言辞的孟师傅连连称谢。杨阿姨由于出门买菜,没有见到戴鹏,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段微信对话。

邻里之间紧急无接触送药

“请问谁家有儿童退烧药?我这儿急用,网上买的还得等几天。”16日,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西善花苑社区万兴园四号楼的张女士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很快就有热心邻居王女士拿出了家中没有使用的药品。两人商量好,通过无接触的方式送药取药。

戴好口罩、手套,拿上药品,把装有药品的小袋子挂在邻居家门把手上……完成一系列无接触送药流程后,王女士通过微信告诉邻居可以开门取药了。“特别感谢,特别感谢。”张女士连连道谢,还特意按网络上药品的价格将钱打给热心帮助她的邻居。

与此同时,铁心桥街道尹西社区凤翔新城一期也上演着温情一幕。“现在家人略感不适,想自测一下,但网购试剂盒未到,各位邻居若有多余试剂盒,可否转让2到3盒?”小区业主群内,居民阚女士向邻居们求助。

“我网购的试剂盒刚刚送到家里,可以免费分享,我挂在门把手上,你过来取吧。”住在同楼的李先生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随后两位居民通过及时消杀加无接触的方式完成了试剂盒自取。

面对阚女士的道谢,李先生说,“大家都是邻居,互帮互助是应该的。疫情期间,邻里之间相互照应,一起渡过难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