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想过这个工程挺难的,但是没想到这么难!”在江宁滨江开发区江边的施工现场,中建八局南京新济洲供水项目工程负责人李海对记者说,“现在江底冷冻正在关键时刻,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

除夕夜,但在中建八局南京新济洲供水工程项目工地,仍然有1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在50多米深的长江底下,为韧性城市筑就“地下生命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济洲供水工程是南京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建成之后将成为江宁区的应急备用水源。据介绍,新济洲上的凤凰湖水系是江宁区的备用水源地,一旦江宁区现有水源受到污染,应急备用水源将通过供水管廊输送至滨江水厂,至少可以保障江宁区3天的供水量。该工程需要在长江底下建设1945米长的隧道,隧道内装设3根直径1.4米的输水管、过江电缆以及光缆。

李海告诉记者,该工程自2020年底开始施工,原本预计工期一年半。然而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拦路虎”。“去年可以说是最难的,状况不断。”李海介绍,当隧道掘进到长江底下最深处51.53米时,盾构机“罢工”了——盾构机遇到严重的碎石地质,泥浆管被碎石堵塞,刀盘上的42把刀具几乎全被碎石打坏。

在盾构机“罢工”前,整个隧道已经向前掘进了1080米,最前端现在正位于50多米深的长江底下,属于施工最深处。盾构机一旦开机无法回头,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么盾构机和隧道只能被埋在江底。去年,项目部多次邀请钱七虎、陈湘生两位院士及业内顶级专家进行指导,组织了多场专项讨论会,终于找到一个方案,那就是在长江底下实施冷冻技术,将江底冻住后,由作业人员直接常压进入盾构机内更换刀具。去年11月10日起,过江管廊开机冻结,对江底实施冷冻。

李海告诉记者,目前,盾构前方冻结区域的整体冻结效果相对较弱,部分冻结管外部形成的冻土已相交,中间位置的冻结效果相对较好,整个断面形成封闭的冻结帷幕估计还需要2个月。

“如果是从地面竖向打孔进行冷冻,只要45天就可以。但新济洲这段正好是长江江豚保护区,一旦循环管路中的冷媒泄漏,很可能会影响到长江生态。”李海介绍,为此,他们最终决定从盾构机上打孔往外进行冷冻,需要5个月才能把土层冷冻。

在冷冻期间,江底必须24小时有人监控,观测冷冻机组的运转情况和冷凝液是否有渗漏。“今晚我们会给在江底值班的工友们送年夜饭下去,大家确实挺辛苦的,有人已经3年没有回家了。”现场安全员小李说,“等江底冻好了,盾构机可以平稳启动了,我们再调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