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车南京浦镇等龙头企业带动下,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形成轨道交通配套产业集群
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
(相关资料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健 通讯员宁发轩
在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都市产业园16幢,有一家“南京浦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在滁州市来安经济开发区汊河片区宁浦路22号,有一家“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两家公司都是民营企业,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都是袁学荣。2月14日,记者探访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时,袁学荣刚刚从南京浦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回来。
“‘顶山—汊河’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区之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两地产业实现无缝对接。”袁学荣一边介绍企业落户情况,一边在偌大的厂房里带领记者参观生产线。
“这是‘模块化线束集成’,主要用在地铁和高铁上。这批产品,主要为中车南京浦镇公司配套。”袁学荣说,轨道交通产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如中车浦镇是全国著名的轨道车辆主机厂,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主要承担市场开拓、技术平台设计和车辆总装等工作,需要大量的零配件企业进行配套,与浦镇公司一河之隔的汊河镇,具有明显的载体空间优势,形成了轨道交通配套产业集群,“我们的两家公司分布在两市,各自对接所在地优势资源,努力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南京的龙头企业为汊河提供了订单,汊河为南京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最经济、最稳定、最便捷的供应链,宁滁同城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做大做强。”袁学荣说。
在产业链上形成合力的,不止轨道交通产业。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党委副书记、来安县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贾乾威对记者说,聚焦生物医药、打造“基因之城”,南京市江北新区集聚了大量生命健康产业人才和市场资源,但国家级新区寸土寸金,缺少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制造空间,“这些,汊河有。”
“目前,我们已与江北新区联合成立了南京扬子宁安投资平台公司,与江北新区健康办签订了公共技术平台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江北新区-汊河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区’,现已入驻生物医药企业3家。两地优势互补,不断促进地区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贾乾威说。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滁州市另外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南谯区,也在进行。与南谯区毗邻的是我市浦口区,“浦口-南谯”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区之一。
“2021年2月,南谯、浦口共同组建滁州南浦合作开发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一期标准化厂房,2022年5月工程全部竣工。园区实行‘共建、共招、共营、共享’的合作模式,目前已投产项目3个,正在装修项目1个。”南谯经开区工作人员仇玉轩说。
安徽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驻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的企业。公司总经理秦章森说,南京是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江北新区、浦口区是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立足南谯浦口产业合作园区,可以更好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更好对接“上下游”和客户,与产业链企业共同成长。
一条链一起拼,“同城”共成长!产业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滁州各地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家住汊河镇黄牌村的周庆庆,是一名12岁小孩的妈妈。早前,她在南京高新区一家服装厂上班,路上只要花半个小时,也挺方便。现在在家附近的盛世高科轨道装备公司上班,路上只要花5分钟,更方便照顾家人。
周庆庆目前已经担任公司线束事业部A01班组的班长。采访过程中,不停有新进公司员工拿着线头来请教。她说,他们班组一共10个人,除了2名南京籍员工,其他都是汊河镇人,在家门口上班,大家都很满足于这种稳稳的幸福。
环滁皆山也,环滁皆“产业”。产业先行,正强力推动宁滁合作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