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大量代工厂、外资工厂涌入,中国快速融入全球分工格局,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的加工制造基地,被冠以“世界工厂”之名。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提升,年轻人不再倾向进厂,工厂用工成本增加。同时,我国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水平和力度的提高,也在推动工厂从“野蛮生长”走向“稳健成长”。没有了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庞大利益,部分外资工厂有了逐渐退出中国市场的倾向。

中国需要制造业,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更应该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 同时,《意见》强调,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

各大电视台推出一系列品牌推广政策及各类节目,向观众及消费者讲述中国品牌故事。以弘扬工匠精神,讲述匠心故事为主要出发点的老故事频道《匠心》栏目也是其中之一。

2016年12月18日,《匠心》栏目第一期节目播出。2017年5月10日,第一个“中国品牌日”顺利举办,2022年5月10日,第六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匠心》栏目也走进了第六季。

在中国品牌大步前进的进程中,《匠心》栏目以记录者和见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栏目身上,映射出这些年媒体助力品牌发展、同频共赢的缩影。

据《匠心》栏目制片人孟凡柏介绍,最初几年,《匠心》主要通过记录生产企业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精益求精与独到匠心,让观众与消费者了解到中国品牌品质优良、值得信任。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国货的了解程度提升,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了解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含量、设计匠心、社会温度等,来对品牌做出评价与选择,因此栏目组在制作节目内容时也对观众这样的倾向做出了回应。

比如《匠心》栏目在2019年播出的海尔纪录片《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2020年播出的晨光文具纪录片《微光》都是更多在讲研发故事,2022年播出的南京同仁堂纪录片《向光而行》、王麻子纪录片《百年厨刀专家——王麻子》则是在讲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狗不理纪录片《吃一口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了老品牌与老顾客之间的人情温度,冠羚羊行纪录片《爱心传承 成就梦想》记录了品牌的公益行动。栏目组希望观众能更深入了解品牌的科技含量,对当前国货的世界领先水平产生新的认识,理解自主品牌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担当与贡献。进而在与国际品牌的同场竞技中,给予中国品牌充分的信任与支持。

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国在向高端制造业发展路程中荆棘与鲜花并存。中国企业努力冲破桎梏与瓶颈,在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话语权过程中奋力拼搏。这其中不乏年轻品牌、年轻经营者的身影。

《匠心》栏目出品人张晓雷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逐步将担子交到年轻的接班人手上,随着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快速成长,中国品牌在理念和技术层面会面临再一次的大迭代,这种迭代,会是与中国发展高度同频的。

image.png

“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做的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代经营者正站在老一辈的经营者打下的坚实经济基础之上,建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华章。期待如《匠心》栏目这样的架设起企业与观众沟通桥梁的媒体,持续地关注和记录这些变化,持续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助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